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发作性睡眠 > 饮食护理 > 测测你的疲劳值猝死离我们并不远这8类人

测测你的疲劳值猝死离我们并不远这8类人



最近“工作.生病ICU”被热议,所谓“”,是指员工从每天上午9点工作到晚上9点,每周工作6天;“ICU”则指,经受了长时间工作的折磨后,员工可能罹患各种重大疾病,到时候直接送去ICU病房就可以了。

人们在诟病的同时,也在是担心自己某一天会不会因过劳而猝死。

年4月14日晴圣方园中医馆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

年4月8日,深圳36岁的IT男张斌,被发现猝死在公司租住的酒店马桶上面,当日凌晨,他还在发工作邮件。

年12月7日,年仅24岁工程师猝死,他不抽烟不喝酒,只是经常加班……

年,20岁的游戏主播凌晨开始直播,直到第二天早上。长时间昼夜颠倒,身体再也扛不住了……

年5月28日清晨,38岁的吕前进医生,突发心肌梗塞猝死,生前他还一直在手术,问诊。

类似的新闻太多了,心痛扼腕的同时,不禁让人思考:到底人为什么会猝死?为什么那些年纪轻轻根本没有任何重大疾病史的人会猝死?如何才能预防猝死?

什么是猝死?

“猝死”,从字面意思上来讲就是突然死亡。WHO的定义是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但是从表现上来看,大多数猝死都是一种“瞬间死亡”。有些导致猝死的疾病,在初期不易被发现。而另一些,则是来势凶险,在几分钟内会夺去了人的生命。

导致猝死的原因很多,包括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过敏、中毒等等。

据国家心血管中心统计,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达55万,这意味着平均每一分钟便会有一个人死于心脏骤停。

为什么过劳容易导致猝死?

“过劳死”,是导致猝死的一种常见原因。通常,死者在死亡之前长时间、高负荷地工作,或者是长时间经受精神上高压力的折磨。这种死亡方式,往往与心血管有很大的关系。

一些正当年的中青年人,往往会因为工作压力大或是赶工期,而长时间地开夜车。为了能够完成高强度的工作,除了需要集中精神外,还需要大量的体力来支持。此时,机体内交感神经一直处在高度兴奋的水平,分泌了大量的血管活性物质,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此时,心脏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把血液压打入到已经变细的血管中;而血管也要承受高压、高速血流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力。长时间保持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的状态,会对心脏和血管造成极大的伤害。

哪些人群容易猝死?

1.过度劳累

会使人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处于功能失调状态;吃饭、作息不规律会引起低糖低钾,电解质紊乱,导致心律不齐,这是引发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

2.熬夜

诱发心律失常、心脏早搏而突然晕倒,若没有及时救治,易猝死。

3.生活压力大

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增加心律失常、血管痉挛风险。

4.抑郁

加速心血管病的形成,尤其是心机梗塞的一个独立威胁因素,成为猝死一个重要因素。

5.久坐电脑前

长期上网属于静态性动作,血液粘稠度较高,下肢可能形成深静脉血栓,运动时血栓脱落,可能会造成肺梗塞,严重可能导致猝死。

6.抽烟喝酒

吸烟的人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是常人的3倍。酒精能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是扣动心脏病发作的扳机,长期饮酒还可以导致心脏衰竭等疾病。

7.肥胖

心血管病最爱胖子。肥胖人群几乎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占全。而且胖子易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冠心病时易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

8.打呼噜

打鼾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一个征兆,若“睡眠呼吸暂停”时间一次超秒,很可能发生睡眠中猝死。

熬夜真的会死!

英国一项研究发现,那些经常熬夜的人,要比正常作息的人死亡风险高出10%!

据亚马逊中国的调查数据显示,有81%的中国人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近60%的人通常在深夜11点到凌晨1点入睡,而46.61%的人不到7点便已早早起床。

而长期熬夜,常常就是猝死的前兆。

网友

卡卡Prancil曾经就有过“险些猝死”的经历,并与外界失联了整整9天。

她说,那天一早,自己突然毫无预兆地,后脑勺剧痛,同时直冒冷汗。医院后,医院直接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告知她“脑内多处出血”。

紧接着,她开始了9天地狱般的治疗:每6小时打一组药,每天20多瓶,因为颅压高,几乎吃什么吐什么,每天都要止血、吸收水肿,冲脑。

唯一万幸的是,这条命算是捡回来了。

也正因这番死里逃生,卡卡Prancil严重意识到:

“再也不能习惯性熬夜了,再也不能心怀侥幸了。因为当你心存侥幸的时候,许多不幸就已经发生了。”

如果熬夜在所难免,怎么办?下面这些建议值得一看:

1.吃

熬夜容易上火,不过多是虚火,可以吃些枸杞子、当归、阿胶来调养,起到益气滋阴、清热降火、消除疲劳、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吃夜宵不要吃寒凉油腻的食物,稀饭是优选。

2.喝

熬夜少喝咖啡,咖啡容易引起失眠,还消耗体内B族维生素,更易累,可喝枸杞大枣茶,补水又去火。

3.护

熬夜时,最好每工作45分钟左右休息10分钟,隔半小时做做深呼吸,做做眼保健操,同时按压攒竹穴(在眉头内侧)、晴明穴(在内眼角的地方)、太阳穴,以缓解眼睛疲劳和水肿,预防近视。

如何预防猝死?

1.避免过度劳累

年轻人的猝死,大多发生在连续几天熬夜加班,不眠不休之后,熬夜对身体伤害极大,身体机制严重破坏,熬夜过后往往毫无症状就会发生猝死。年轻的上班族还是多注意身体,避免长期熬夜加班伤身,工作和身体要协调好。

2.适当运动

运动可以强健体魄,增加人体免疫力,保持健康的体重,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每天坚持30分钟的运动量,可以有效降低心脏病、中风、猝死等风险。

3.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特别是生活中喜欢重油重盐,吃腌制食物和辛辣刺激性食物的人。平时饮食应该多吃含维生素C丰富的蔬果,调整饮食结构,按时进餐。

4.戒烟

吸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三大危险因素之一,经常吸烟,烟不离手的人患上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比常人高,发生猝死的概率也远远高于正常人。

5.遇到问题及时就医

很多因为心脏病住院的患者其实都有过心前区疼痛的经历。但是他们没有当回事,甚至即使怀疑自己得了心脏病,也没有来看病。这是非常危险的。

心脏病的发病总是从稳定的心绞痛,发展到不稳定心绞痛,最终导致心肌梗死(急性血栓形成等导致的毫无征兆的心梗除外)。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运动后心前区疼痛的情况,或是发现自己的活动耐量明显下降,医院就诊。这不是在危言耸听,冠心病的发病年龄已经越来越早,如果不注意,下一个心梗的也许就是你!

必须学会的急救措施!

据统计,在中国发生心脏骤停被救活的几率还不到1%,而在美国,每年40万心脏骤停的病例中抢救成功率约为10%,足足是我们的十倍。

为什么差距这么大?——急救方法普及度不够。心肺复苏这几个字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也知道它是可以用来急救心脏骤停的,但真正会做的能有几个?

下面这个心肺复苏方法,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学会。

测测你的疲劳值

如果你出现以上7种问题中的2种以上,那就要格外注意了!

你的身体已经发出了警告,千万不要忽略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qzph.com/yshl/122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