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发作性睡眠 > 饮食护理 > 读心医话睡眠不好有可能和它有关

读心医话睡眠不好有可能和它有关



医学指导:医院心理睡眠科主任李艳教授谈到睡眠和胃肠的关系,中医里素有“卧不安则胃不和,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说法,这两者的关系非常密切,就像是“鸡生蛋”和“蛋生鸡”的关系一样。

首先,睡眠的时长会影响到营养的吸收。有研究表明,睡眠不足在增加能量支出的同时会带来更多的能量摄入,进而导致体重增加。换个说法就是,熬夜的人会更容易变胖。同时,睡眠状态能通过饮食状况来反映。个体的身体状况和热量摄入,可以影响特定的睡眠阶段。比如,体重超重的人,其快速眼动期睡眠所占的比例更高,他们更经常做梦,心跳和呼吸会加快,恢复性睡眠相对少。另外,饮食习惯也与睡眠状态相关。当我们刚吃完午饭、胃内充满了食物时,如果这个时候立刻午睡会影响胃肠道的消化,这不仅不利于食物的吸收,长期以往还容易引起胃病。

睡眠影响胃肠

睡眠问题可导致或加重消化系统的疾病,这可能与下列原因相关:

(1)失眠的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这些情绪会影响正常的神经传导,使交感神经兴奋以至于产生更多的皮质醇。而增多的皮质醇会导致胃肠运动失调,产生如腹泻、腹痛、消化不良等各种胃肠道表现;(2)睡眠问题会影响胃肠上皮黏膜修复功能,延长炎症、溃疡的愈合,导致药物治疗效果下降;(3)长期睡眠障碍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可能会诱发和加重胃肠道的炎症性疾病。

胃肠影响睡眠

同时在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中,也有近半数都遭受着睡眠的困扰,这可能与这些因素有关:(1)腹痛、腹胀、腹泻、反酸等躯体不适可直接影响睡眠;(2)对胃肠疾病的担忧和焦虑可诱发失眠;(3)胃肠道问题阻碍了促进睡眠物质,如色氨酸、γ氨基丁酸等物质的吸收。在这些在胃肠中释放的物质中,5-羟色胺负责调节我们的情绪、睡意和食欲。当它含量过低时,我们会变得郁郁寡欢,没有睡意;(4)一些治疗胃肠疾病的药物会导致失眠。睡眠问题引起的胃肠不适,多数是功能的改变,失眠会加剧原有的胃肠疾病。相似的,胃肠疾病也会诱发或加重失眠,降低睡眠质量。

由前文我们可知,胃肠和睡眠的关系非常密切,互相影响,因此我们在下面给出了几点在保护胃肠同时也能帮助睡眠的小建议:

(1)中午可适当休息,但不要在午饭后立即睡觉;(2)睡前1-2小时不宜喝咖啡、浓茶或大量吸烟;也不要吃太多食物,喝太多水;(3)睡前1-2小时可适当饮用的暖或常温的乳制品或进食少量小坚果;(4)上床后不再吃任何食品;(5)睡前不宜进行剧烈运动。

李艳

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中医师,国家2级心理咨询师。现为医院心理睡眠专科主任。获得广东省杰出青年中医药人才称号,医院青年名中医、羊城好医生称号。现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睡眠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临床心身医学和心理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师承北京广安门名中医仝小林教授、陕西中医学院张学文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河南中医学院李发枝教授,在中医学术和医德医技方面深受名老中医熏陶。在多年的临床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伤寒六经”、“脾胃论”为主的中医理论指导体系,尤其擅长运用“伤寒六经辨证“、”脾胃论“相关理论指导治疗焦虑障碍、抑郁发作、睡眠障碍、惊恐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心理睡眠相关疾病。接受过系统精神分析、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婚姻治疗、家庭系统排列、沙盘治疗等各流派心理治疗专业培训,灵活采用个人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家庭系统排列、沙盘游戏、情志相胜疗法等多种疗法,病种涉及各类睡眠障碍、抑郁发作、各类神经症、人际关系困难,青少年情绪行为障碍、婚姻家庭关系异常、亲子关系异常、职业适应困难等各类心理障碍。出诊时间:周一、三上午(医院大德路总院门诊心理睡眠科),周四下午(医院大德路总院西区五楼特需门诊);周二上午:固生堂东山门诊。

医院心理睡眠专科简介

医院心理睡眠专科成立于年,建科14年来,发展迅速,诊疗病种全,综合服务能力强,全国影响力大。专科目前拥有临床医生9人,心理治疗师3人,年门诊人次超过人,纯中医药治疗率接近95%,有效率达80%以上。

心理睡眠专科针对病种涉及各类睡眠障碍、精神障碍、心理障碍及一些疑难杂症。并调整人际关系不良、亲子关系异常、学习障碍、青少年适应障碍、婚姻关系异常等。

科室临床诊疗过程重视躯体治疗以及心理治疗,根据个体需要,治疗方案高度个体化。有选择性结合中药汤剂、针灸、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开展个人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睡眠认知行为治疗、催眠疗法、沙盘治疗、针灸等特色疗法,临床疗效显著,中医特色突出。

供稿:医院心理睡眠专科赖云婕责编:宋莉萍(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qzph.com/yshl/12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