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发作性睡眠 > 饮食护理 > 病友故事丨与发作性睡病相伴的人生

病友故事丨与发作性睡病相伴的人生



因为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入睡而受到误解和嘲笑,因为情绪激动就会猝倒而必须远离一些行业,因为频繁的入睡前幻觉而影响睡眠和情绪……这些平凡人日常生活中只会偶尔出现的情况,在有些人的生活中,却是如影随形的噩梦。他们是发作性睡病患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觉主。

1号故事:不敢笑的男孩

小为,11岁发病,现今17。

11岁的时候,小为开始出现了嗜睡的症状,并且伴随着情动脱力的现象。情绪一激动,特别是大笑的时候,就会身体发软,面部表情扭曲,还伴随着吐舌头。家长当时也发现了这个奇怪的现象,但并没有意识到孩子是病了。

小为因为知道自己有情动脱力的现象,很怕别人会嘲笑自己,渐渐变得不敢在人群中和其他人一起笑,会刻意回避人群,刻意回避会让自己开心、以及会引起自己积极情绪的事情。他甚至不敢看新闻,怕新闻上那些事情会让自己身体发软,他害怕一切能引起自己情绪的事情。除了发作性的睡眠和情动脱力的症状之外,小为还有睡眠幻觉,经常在刚入睡时产生幻觉,感觉旁边站着鬼,要害自己,频繁的睡眠幻觉也让小为变得越来越胆小和怯懦。

因为总是睡觉,小为经常被同学嘲笑为“睡神”,加上他害怕自己的情动脱力会让别人嘲笑,就更是不敢和别人相处,经常是他一个人玩。渐渐地,小为的性格开始变得越来越内向,孤僻,同伴也越来越少。特别是在女孩子面前,小为会更加自卑,他怕女生嘲笑自己奇怪,几乎不敢和异性讲话。

每天突如其来的睡眠差不多会发作十几次,频率很高,严重影响了小为的学习,成绩也是一路下滑,老师都觉得,这么聪明的孩子,要是能不睡觉就好了。初中的时候,老师为了督促小为学习,把他放在第一排,提醒他少睡觉。但即使坐在第一排,似乎也并没有让小为减少睡觉。老师告诉家长:我让孩子坐在第一排,但他还是睡觉,真是拿他没办法了。而小为的妈妈那时候也不知道孩子是得了疾病,就跟老师说,那他再睡觉你就打他,把他打醒。

睡病一直影响着小为的学习、生活,他的心理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变得非常孤僻、自卑、敏感。再加上同学、老师、和家长经常的误会,他自己也越来越讨厌自己,讨厌自己为什么和别人不一样。

直到上高二时,一次意外的机会,家长才得知孩子可能是病了,开始四处带孩子求医问药做治疗,最终诊断为发作性睡病。睡病像魔鬼一样,影响和控制着他。家长十分悔恨和自责自己为什么没有早点知道孩子是因为得了病,没有早点采取一些措施,没有多给孩子更多的理解和鼓励,让孩子现在收到疾病这么严重的影响。

面临即将要升高三,小为感到很痛苦,不知道未来该怎么办。而睡病依然在影响着小为,影响着他的心理,影响着他的生活,影响着他的学习......

2号觉主:辍学打工求医的高中生

小袁,今年18岁,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发病。症状表现为:严重嗜睡;情绪激动时,肌肉会在一瞬间失去张力,全身发软,严重时会摔倒在地;晚上睡觉时,经常有“鬼压床”的感觉,很可怕,却又醒不过来。睡魔就这样时刻伴随着他,让他无比痛苦。

然而小袁的嗜睡并没有得到家长的重视。父母认为他是懒,没有意志力,经常批评和训斥。因为上课会频繁睡觉,老师也总是点名批评他,用粉笔头扔他。他还被同学们起了个外号——睡神。几乎从儿童时代,小袁就一直遭受着亲人的误解、老师的误会以及同学的嘲笑。这让他的性格变得孤僻、敏感和自卑。

为了治病,医院,医生给他做了很多检查,却都查不出原因。医生说他是正常的,有毛病是因为心理作用。小袁很困惑:如果没病,为什么我会这样呢?一定是我的问题,我的错误。他陷入深深地自责和内疚。

他感到无助、无力,世界这么大,却没有一个人能理解他。他抱怨过父母,尝试过轻生。他从一个优等生变成了一个差等生,开始打架斗殴,逃课上网......他觉得只有拳头才不会受人冷嘲热讽。叛逆只是暂时的麻痹,内心的痛苦和折磨却从未离开过。

小袁这些年一直没有放弃过寻找医生,听说哪里能治这个病,再远再累也要去试试看。但多年求医问药下来,并没有什么效果。直到高三那年,小袁偶尔在网上看到“发作性睡病”,才知道自己为什么成了这个样子。他下决心一定要治好病,于是辍学去北京打工求医。无奈求医的过程并不像他期待那样顺利,病情依旧毫无起色。

放弃了学业,花费大量的钱财和时间去治病,却没什么效果,小袁感到深深地痛苦和绝望。

-----------------------------------------

资讯

数据

孤儿药

会议

政策

患者组织

——罕见病行业门户信息平台——









































城事成都建设综合交通枢纽nbsp天府
城事成都建设综合交通枢纽nbsp天府


转载请注明:http://www.pqzph.com/yshl/2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