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发作性睡眠 > 饮食护理 > 药浴撷英中医药浴疗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
药浴撷英中医药浴疗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
选摘自孔筠姚雨石段淼肖延龄赵艳刘占文《北京中医药》--中医药浴疗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睡眠障碍的干预研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FatigueSyndrome,CFS)严重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导致工作、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状态下降,进一步发展可引起多种身心疾病。
研究表明肝郁脾虚是CFS发病的重要病理环节,中医疏肝健脾法作为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已得到学术界普遍认可。中医学认为,CFS的发生与肝脾两脏的关系较为密切。肝脾功能失调在CF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当肝气郁结藏血功能障碍时,血液不能供应机体活动的需要就会出现疲劳感、睡眠障碍。脾虚运化水谷功能减退时,食物得不到很好的消化,不能化生气血为机体提供充分的营养,就会出现腹胀、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同时,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引起体内水湿停留,进而水停气滞、水停血瘀,就会产生疼痛。因此,肝郁脾虚是CFS的主要病理环节,疏肝健脾法是治疗CFS的一个重要方法.
药浴作为经典的外用疗法在中医传统防治疾病措施中有着独到的优势。本研究应用中药药浴对例慢性肝郁脾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进行了干预,观察中药药浴对CFS受试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药浴是一种传统中医外治法,利用温热效应对皮肤、经络、穴位进行刺激并通过药物的透皮吸收作用而发挥疗效。根据中医脏象学说,皮肤肌腠与五脏六腑通过经络相互连接,表里相属。药浴时,药物离子、药物气味、药物功能可通过足部皮肤肌腠,循经入脏腑,再通过脏腑的输布,布散于形体官窍、四肢百骸及病灶部位,从而达到防治保健的功效。
药浴利用水的温度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感受器,通过中枢神经起着调节内脏器官功能的作用,同时药浴液中的有效成分,通过局部进入体内,从而促进气血运行,调节内脏功能,疏通全身经络,加强新陈代谢,达到改善睡眠障碍、疲劳症状的目的。现代药理也证实,药浴后能提高血液中某些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强肌肤的弹性和活.
皮肤系机体一身之藩篱,有着丰富的血液循环,并能够发挥排泄、分泌、吸收等生理功能。皮肤的吸收功能,为药物从皮给药提供了生理基础和良好途径。
现代研究认为,药浴具有局部作用和整体调节作用。它既可对病灶局部发挥治疗和保健作用,同时药物又可透过皮肤、被局部组织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输布全身,调整各系统组织器官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而发挥其药理效应.
考察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经药浴干预后,疏肝健脾中药药浴均可改善CFS肝郁脾虚证型患者的睡眠症状评分,表明疏肝健脾中药局部洗浴能明显改善CFS肝郁脾虚型患者的睡眠状况,为传统的外用疗法治疗亚健康睡眠障碍的一种有效干预手段。
选摘自孔筠姚雨石段淼肖延龄赵艳刘占文《北京中医药》--中医药浴疗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睡眠障碍的干预研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