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发作性睡眠 > 饮食护理 > 经方扶阳科学观之十五发作性睡眠

经方扶阳科学观之十五发作性睡眠



每个人都经历过睡眠不适的困扰,睡不着,睡不实,睡不深,睡不长等种种现象,痛苦不堪。这里和大家分享的正好相反是不分昼夜,时刻欲睡的一种嗜睡现象,临床上称之为发作性睡眠。本病在发作之前患者自己往往有预感,与人谈话中,吃饭时,走路,工作,上课学习时等自知要睡但无法控制,甚至呼噜大作,梦境连篇。一日内数次或数十次发作,每次一两分钟或一两小时即醒,醒后倍感神清气爽。也有的酣睡极深需要他人唤醒。该病好发于青春期,10—20岁开始,治疗不及时可延及终生。发病患者一般形体较胖,可伴有头痛,记忆力差等症状。

现代医学多项检查并无异常。本病诊断并不困难,但病情平稳,所以病程一般较长,5—8年方可明确诊断。本病需要与脑瘤,脑炎,脑积水,颅脑损伤等疾病作明确鉴别。

中医学认为本病病机分虚实两端。如痰浊困脾,胆热扰心,瘀血阻滞;或因正气不足,髓海空虚,神气失养等。但痰浊困脾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患者往往饮食不节,过食寒凉,恣食肥甘等损伤中焦阳气,以至水气不化,形体肥胖,身体沉重,头目昏蒙欲睡。现代中医常用健脾燥湿,芳香化浊之药藿香,半夏,砂仁,白蔻仁,苍术,白术,茯苓等组方。如藿朴夏苓汤,三仁汤,胃苓汤等。在此基础上四诊合参,附子理中汤,金贵肾气丸,黄连温胆汤等都是不二之选择。

我的老师经方扶阳法创始人赵杰先生对于本病的认识和治疗给予我们全新的思路和临床经验,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病例一:许X,男,十一岁。年2月24日首诊,夜间睡眠浅,白天上课,吃饭时候突然入睡,妈妈送其上学坐在电动车后因为入睡而多次掉下去。情绪易激动,张口弄舌,掏耳朵,挖鼻孔,拔眉毛,小动作不断,能食易饥,严重影响生活学习,休学父母带其医院就诊不效。

脉诊:右寸弱关滑弦尺滑,

左寸弱关沉弦挟滑尺沉。

处方:柴胡10,黄芩10,知母30,石膏30,苍术30,砂仁10,半夏10,生姜30.七剂水煎服。

二诊:3月2日,前半夜睡眠好转,后半夜仍差,小动作不断。

脉诊:右寸弱关滑尺弦,

左寸弱关弦聚尺沉。

处方:柴胡10,黄芩10,枳实10,半夏10,苍术45,石膏30,厚朴15,砂仁10,熟大黄10,生姜30.二十八剂水煎服

三诊:5月3日,情绪好转,上午九点到十点半嗜睡。舌黄苔厚腻。

脉诊:右寸弱关滑尺沉弦,

左寸弱关沉滑聚尺沉。

处方:苍术60,石膏30,厚朴15,枳实10,熟大黄10,半夏10,党参30,生姜30,炒莱菔子30。十四剂水煎服。

四诊:5月26日,睡眠减少,情绪大好,食量减少。

脉诊:右寸弱关滑尺沉弦,

左寸弱关细弦尺沉。

处方:苍术60,厚朴10,枳实10,半夏10,石膏30,党参30,炒莱菔子15,炙甘草10,附子30,吴茱萸10,桂枝10,生姜30.十四剂水煎服。

五诊:8月24日,发作性睡眠基本痊愈,患儿下肢起皮疹瘙痒,抓破后结痂,再次就诊。

脉诊:右寸弱关滑尺沉弦,

左寸弱关弱滑尺沉。

处方:麻黄10,连翘10,赤小豆20,苍术30,厚朴10,枳实10,半夏10,石膏30,党参30,炒莱菔子15,炙甘草10,附子30,吴茱萸10,桂枝10,生姜30.十四剂水煎服。

病例二:齐XX,女,38岁。年5月30日首诊,发作性睡眠多年,乏力嗜睡,口干不出汗,脱发,头皮屑多。

脉诊:右寸沉关沉弦细微聚尺沉紧,

左寸沉关沉弦涩尺沉

处方:麻黄10,桂枝15,石膏30,附子30,细辛10,连翘10,赤小豆20,桃仁10,水蛭6,茯苓30,炙甘草15,生姜30.十二剂水煎服。

二诊:6月8日嗜睡减轻,口干减轻,但停药后又有所不适,上方加干姜15,吴茱萸30,熟大黄10.十二剂水煎服。

三诊,年8月1日,嗜睡明显好转,仍乏力脱发。

脉诊:右寸滑关沉紧尺沉弦,

左寸沉弱关沉弦尺滑。

处方:附子60,吴茱萸30,当归10,乌梅30,川椒30,细辛10,熟地30,麦冬30,半夏15,党参30,干姜30,炙甘草15.六十剂水煎服。

病例三:姚XX,女,24岁。年4月15日首诊,嗜睡困倦,走路时欲睡,工作繁忙时也突然伏案而入眠,六年来严重困挠日常生活工作,西医检查内分泌正常,其他各项检查也正常,诊断为发作性睡眠。

脉诊:右寸浮关弦滑尺沉细紧,

左寸弱关沉涩尺沉。

处方:麻黄10,桂枝15,白芍15,吴芋30,当归30,炙甘草30,干姜30,党参30,川椒30,石膏30,附子30,桃仁10,熟大黄10,生姜30,大枣30。十二剂水煎服。

二诊:5月31日,嗜睡大好,自述困扰多年的发作性睡眠症明显好转,现寻求治疗脂肪肝。

脉诊:右寸浮关沉弦尺沉紧,

左寸浮弱关沉弦细尺沉。

处方:麻黄10,桂枝15,白芍15,当归30,炙甘草15,干姜30,石膏30,党参30,大黄10,桃仁10,麦芽30,当归30,附子30,吴芋30,生姜大枣各30.十二剂水煎服

按: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发作性睡眠患者痰浊中阻,气虚湿盛,卫气难出于阴所以寤寐不清。经方扶阳法始终应运理中法温阳化浊,健脾燥湿,以大青龙汤发越阳气,宣发腠理。脉证合参清虚热,祛瘀滞,化陈寒,达到阳生阴长,阴平阳秘,阴阳互根的效果。

---明德堂.林氏中医年5月31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pqzph.com/yshl/108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